股票配资杠杆开户_全国最大股票配资杠杆

打造区域平衡发展综合试验区

发布日期:2023-10-30 13:37    点击次数:99

  近日,江门经济“半年报”出炉,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826.69亿元,同比增长5.0%,规上工业增加值、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实际利用外资等主要经济指标增速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聚焦破解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江门实施“百千万工程”收获亮眼成绩。今年以来,江门坚决扛起使命担当,把“百千万工程”作为“头号工程”举全市之力推进,围绕加快建设大型产业集聚区、积极培育千亿GDP强县、做大做强镇域经济、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加快城乡融合发展等重点工作,一锤一锤接着敲、一件一件钉实钉牢,全面打造区域平衡发展综合试验区,为推动广东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走在前列作出江门新的更大贡献。

  ●黄烨倩李霭莹

  强化市级统筹上半年引进超亿元项目241个

  走进广东(江门)硅能源产业基地鹤山园区,全球领先的光伏龙头企业——隆基绿能占地510亩的光伏组件项目加紧建设中,50台打桩机同时作业,24小时不间断施工。与此同时,在鹤山工业城的广东晶镁光能有限公司生产车间里,省内自动化水平最高的单晶硅组件生产线正有序运转,该公司的产品已销往上百个国家。

  作为硅能源的新兴力量和传统龙头,两大企业均选择了江门承接产业有序转移主平台。背后,是省把江门列为重点布局的能源产业基地之一,支持加强与深圳联动发展。由此,规划承接产业有序转移主平台成为了江门实施“百千万工程”,全力打造区域平衡发展综合试验区的重点抓手。

  强化市级统筹,江门以对口协作为抓手,正在加快建设承接产业有序转移主平台:推动在广海湾经济区规划建设港澳科教产业滨海新城;在银湖湾滨海新区规划建设深江经济合作区;推进与中山规划共建生物医药与健康等4个特色产业园。市域内,持续推动东西部深化结对合作,组建区域平衡发展基金项目库,组织东西部各68个村党组织“一对一”结对共建。

  随着施工图全面铺开,江门“百千万工程”指挥部聚焦重点工作,高起点建设大型产业集聚区,推动新会智造产业园等3个先行启动区加快向“万亩千亿”产业平台发展,6个启动区及硅能源、安全应急、新能源电池等11个特色产业园加快建设;中创新航、隆基绿能等一批重大项目进展迅速。

  数据显示,上半年,江门全市引进超亿元项目241个、总投资1296亿元,同比分别增长58.6%、32.9%,均创历史新高。江门区位、空间、成本等优势迎来历史性突破和提升。

  振兴县域经济新会、蓬江冲刺千亿GDP强区

  7月底,江门经济“半年报”出炉,其中新会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68.73亿元,同比增长5.4%,多项经济指标排在全市第一,积蓄着冲刺千亿GDP的充足后劲。

  江门“百千万工程”行动方案中,7个县(市、区)锚定千亿GDP目标,形成头雁引领、全域争先的千亿经济强县冲刺梯队。其中,新会、蓬江将在今明两年内先后迈入千亿GDP强县行列。

  县域作为社会治理和经济发展的基本单元,在推进“百千万工程”中充当着关键的角色。以“产业园区+产业集群”的集中集聚集约发展为方法论,江门各县(市、区)正在结合自身产业基础与特色优势,着力推动食品、家电、轻工纺织等传统产业改造升级,积极培育高端装备制造、硅能源、无人机、新一代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型储能等新兴产业,加快招引一批链主、单项冠军和配套骨干企业,打造县域经济主引擎。

  7月末,江海区新一代电子信息产业集群、台山市金属制品及材料产业集群上榜2023年广东省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名单。其他县区加快产业集聚集群发展动作频频:蓬江省级智能家电特色产业园区迎来酷福电器数智化工业园动工建设,预计投产后实现年产值达10亿元;新会推动成立新型储能产业联盟,乘势布局规划新型储能产业园、集聚区……

  广阔县域,大有可为。上半年,江门先进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27.7%,高技术产业投资增长36.3%,15条重点产业链完成规上工业增加值529.33亿元,硅能源、船舶与海工装备、新能源汽车等产业实现两位数以上较快增长。

  共建共享推进城乡融合发展。抓住县城龙头,江门开工改造56个老旧小区,新筹建保障房4000套,江门中心城区产城融合示范区、新会双水、开平赤坎等3个城乡融合省级试点加快建设中。

  提升城镇能级力争2025年GDP超百亿镇街达12个以上

  7月24日,广东博盈特焊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在深交所创业板挂牌上市,为江门资本市场再添新军。这是鹤山共和镇致力打造高端装备产业高地的重要成果。

  镇域是江门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基石。江门“百千万工程”行动方案提出,要培育壮大中心镇,重点打造蓬江棠下、新会司前、鹤山共和等中心镇,创新“特大镇”公共服务设施配置机制,探索城镇集中连片地区公共设施配置标准、布局模式。

  强化强镇引领,促进镇域发展提能升级,江门一方面规划先行打造示范样板,对全市73个镇街精准画像,初步划分为12个城区镇、15个中心镇、18个专业镇、21个特色镇、7个普通镇,按照“一镇一策”分类打造、差异化发展,聚力打造一批中心镇专业镇特色镇,提质打造一批工业重镇、商贸强镇、文旅名镇、农业大镇、特色小镇;另一方面因地制宜发展壮大镇域经济,组织摸清全市镇域经济家底,推动全市73个镇街全部跑起来、拼起来,力争到2025年GDP超百亿镇街达12个以上、超50亿22个以上。其中,蓬江康溪工业园二期、鹤山长江工业园等5个村镇工业园区升级改造正加快推进,以点带面推动镇村工业提质增效。

  聚焦建设高品质美丽圩镇,江门计划完成全市2023年续建、新建“百千万工程”美丽圩镇建设项目入库230个,计划投资约292亿元,同时加快打造蓬江杜阮等6个省级样板美丽圩镇。以全市50家龙头、种子建筑企业为基础,江门还建立了投身“百千万工程”企业名录,着力推动建筑业企业与乡镇结对帮扶开展城镇建设。

  实现富民兴村行政村集体经营性收入均超10万元

  今年早造,江门“广东第一田”收获“丰景”——与北大荒集团联手,实施“北技南移”试验,实现亩产基本达到900斤,农户增收再创新高。

  江门正在深入实施乡村产业振兴行动,全方位筑牢粮食安全根基,包括大力推进“广东第一田”三年提升工程,启动1.6万亩示范核心区建设,同步加快推进“种苗培育+深海养殖+精深加工+装备制造+金融租赁+海上风电”全产业链布局,高标准建设现代化海洋牧场和广东(江门)渔港经济区。

  产业兴,乡村才能旺。上半年,全市陈皮、大米等六大特色优势农业实现全链条总产值约333.1亿元,同比增长30.73%。南海之上,江门海洋牧场建设于8月3日迈向新阶段:首个半潜桁架式养殖平台正式开工,计划投放于川岛乌猪洲高冠海域。

  扛起富民兴村重大责任,江门还着力建设富有侨乡特色的宜居宜业和美乡村,让农业更强、农村更美、农民更富。其中,在全力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方面,江门积极推进新型农村集体经济专项改革省级试点,成功探索资源型、土地型、产业型、文旅型、“飞地”型等实践模式,所有行政村集体经营性收入均超10万元,在全省率先实现薄弱村100%“摘帽”。

  扎实推进乡村建设行动方面,江门深入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高标准打造“邑美侨乡·世遗风韵”等7条乡村振兴示范带,新改建农村公路41.56公里,建设美丽农村路44.42公里,新增141个自然村完成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另外还有1个美丽乡村示范县、7个示范镇、108个示范村加快建设中。

  数读

  强化市级统筹

  初步建立主要工作机制和“1+7+N”政策体系,7个县(市、区)“一县一策”打造各具特色的高质量发展路径

  已出台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产业有序转移主平台等配套政策38个,正在制定和计划出台29个

  制造业当家

  上半年,全市引进超亿元项目241个、总投资1296亿元,同比分别增长58.6%、32.9%,均创历史新高

  实际利用外资22.45亿元,增长81.1%,高于全省平均水平81.6个百分点

  新登记企业9514户,增长13.97%,市场主体总量突破72万户

  县域振兴

  力争2025年实现GDP超百亿镇街达12个以上、超50亿22个以上

  完成全市2023年续建、新建“百千万工程”美丽圩镇建设项目入库230个,计划投资约292亿元

  农业振兴

  上半年,陈皮、大米等六大特色优势农业实现全链条总产值约333.1亿元,同比增长30.73%

  全市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512元,增长6.2%,增速高于城镇居民收入0.9个百分点

  创新案例

  算好“土地账” 产业天地阔

  最近半年,江门各县(市、区)的招商干部忙得不可开交。江门获批建设规划总面积78.50平方公里承接产业有序转移主平台,吸引了许多企业项目青睐。“我们正在优中选优,快速落地一批项目。”

  土地,是推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壮大县域产业的必要条件。江门坐拥总面积1395平方公里——全省新一轮布局面积最大、可连片大规模开发的产业集聚区,是珠三角唯一省重点支持建设的承接产业有序转移主平台。上半年,江门深入推进“园区再造”工程,1—6月主平台规上工业增加值完成同比增长近17%,承接产业转移项目32个,均超序时进度。

  在人多地少、寸土寸金的粤港澳大湾区,这样的土地空间条件是难得的。江门主平台范围包括台山、江门(开平)、鹤山三个省产业园,其中已开发建设面积38.01平方公里,可新增空间40.49平方公里。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粤港澳大湾区研究院副院长杨永聪指出:“已建设用地和可新增空间大致为1:1的关系,既有较好的建设基础,又能够承接大型产业项目落地。”

  有地还不够,还要是水通、路通、电通的“靓地”。1—6月,江门主平台完成土地平整约3000亩,台山、开平、鹤山各整备2片500亩以上连片土地,为大项目落地做好用地保障。标准厂房、污水处理、市政道路、员工公寓等园区生产生活性配套设施也加快建设,让企业来了就能“拎包入驻”。

  一批企业嗅到了商机,频频前来考察江门,为县域产业储备了一批优质项目。

  “像我们装备制造企业,有些环节适宜放置在地面,不适合上楼,如果要拓展生产扩大经营,只能找有足够土地资源空间的地方。”参观了江门主平台后,深圳市志奋领科技有限公司销售总监唐善斌分析:“目前来看,江门有这方面的优势。”

  跟唐善斌一样,选择“西游”到江门寻找产业发展空间的,还有上百家来自深圳等地的电子装备、新型储能等产业企业。随着深江铁路、深中通道、黄茅海跨海通道等重大交通基础设施加快推进,江门发展空间广阔、产业基础扎实、生产生活成本优廉等比较优势日益凸显。“通车的日子一天天逼近,留给我们‘抢地’的时间不多了。”唐善斌说。

  上半年,江门主平台累计引进亿元以上项目58个,总投资额超320亿元,隆基绿能、联塑班皓、新达新金属等一批行业龙头企业率先落户,预计今年江门主平台工业总产值可达700亿元,力争到2027年超1200亿元。

  一线实践

  “新农人”陈奭荣:

  推动一二三产融合

  农业大有可为

  正值夏种农忙时,在台山市斗山镇五福村,陈奭荣的“育秧工厂”里一派繁忙:工人们摆盘、铺土、播种、覆土,将一盘盘秧苗送上传送带,运至田间进行培育,不远处绿油油的一片秧苗正在蓬勃生长。据介绍,这个面积约40亩的“育秧工厂”,不仅为陈奭荣自家的绿稻农场、周边3个乡镇提供优质秧苗,还为远至珠海、东莞等地的农户提供育秧社会化服务。

  陈奭荣是返乡创业的大学生,于2014年辞去体面的白领工作,从广州回到斗山老家当起了全职农民,创办了绿稻农场。“我打小就在农村长大,对土地有着深厚的感情,深信一分耕耘能换来一分收获。平日里我也十分关注‘三农’政策,那几年从中央到地方都在关注粮食安全问题,鼓励发展现代农业,我看到了机遇。”他说。

  在家乡这片土地上,陈奭荣从零开始,引入良种、学习良技、推广机械化耕种、发展智慧农业,一步步从最初的几亩地发展到如今的500亩农场,还成立了台山绿稻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创立了自主的大米品牌“奭乡味”。以公司为平台载体,他搭起了集水稻种植、稻米加工、线上线下销售、仓储服务于一体的产业链,连接产销两端,帮农户解决“价低、难销”等难题,同时也为乡村富余劳动力提供“家门口”就业机会。

  2019年12月,陈奭荣的绿稻农场被评为“广东省级示范性家庭农场”;次年12月,他被评为“广东省农村乡土专家”,随后获评为“乡村工匠生产应用(丝苗米)专业中级工程师”。绿稻农业企业发展至今,资产增至300万元,全年稻米加工能力达1500吨,联农带农面积超过500亩。

  “从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思路出发,农业产业大有可为,乡村振兴前景无限。”陈奭荣充满信心地说。近年来,他一边向周边农户推广新品种、新技术、新农艺和“稻鸭共养”生态农业种养模式,打造高端丝苗米品牌,一边推动水稻全程机械化生产与加工销售一体化融合发展,完善农产品精深加工产业链,提高单位面积产值,不断拓宽农户增收渠道。

  今年3月,陈奭荣以基层代表的身份参加全国两会。他说:“作为一名‘新农人’,不仅要发挥领头雁的示范带动作用,大力推广农业种植的良种良计良法,助力粮食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更要有长远的目标与打算,包括大力发展农产品深加工产业、走好农旅融合发展路线,带动更多农民投身到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的建设中去。”



上一篇:没有了

Powered by 股票配资杠杆开户_全国最大股票配资杠杆 @2013-2022 RSS地图 HTML地图

Copyright 365站群 © 2013-2021 365建站器 版权所有